職業危險危害程度分級,即是將生產中發生事故的危險程度和承受職業危害程度,分等劃級,以便明確重點,從而分清輕重緩急。它是勞動保護科學管理的一種方法,國外稱之為A、B、C法按其性質與內容,可分為危險程度分級和危害程度分級兩大類別。本條目重點談危險程度分級。
危險程度分級按危險的性質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的嚴重程度,把危險分等劃級,叫做危險分級。所謂危險,是一種現存的或潛在的狀態,出現時能引起事故或不幸。危險是安全的對立面。危險等級劃分是安全評價的一個基本內容,國內外就此開展了許多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危險分級方法。
國外的危險分級方法
國外在危險分級的劃分方法方面,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類:①根據同系統或類似系統的以往事故經驗教訓,指定分類等級;②利用安全系數或安全閥值來評價危險性;③評價者根據過去的經驗,按自己的見解,指定一系列數值尺度評價危險性。以下具體介紹國外幾種危險分級方法:
(1)美國MIL-STD-882B標準。
1963年美國空軍制定了MIL-S-38310標準。后來,此標準被美國國防部采用,作為正式的軍用安全標準,并經多次修改,于1984年3月,最后修改成“MIL-STD-882B系統安全程序要求”該標準把危險性按危險嚴重程度劃分為4個級別,又根據危險發生的概率把危險分為6個等級,如表1和表2所示。
危險嚴重程度分級
分類危險設備損壞人員傷害Ⅳ級Ⅲ級Ⅱ級Ⅰ級安全的臨界的危急的災難的無少量的大量的系統損失無無或有輕微可恢復性的傷害暫時性重傷或輕殘殘廢或死亡表2美國“MIL-STD-882B”按危險概率分級等級出現可能性說明發生情況A級B級C級D級E級F級經常容易偶然很少不易不可能事故幾乎經常出現在一個月中多次出現在一個月中有時出現可假定不會發生出現的概率接近零不可能出現連續發生經常發生有時發生可能發生不易發生不可能發生表歸納了4種危險類別,表中區分了人員傷害和設備損壞(含環境危害),但只要根據人員傷亡或者設備損壞中任何一項就可以確定危險級別。
(2)美國道化學公司的危險指數。
美國道化學公司于1964年頒布了危險指數法,它是根據化學工業的特點,以火災、爆炸指數作為衡量化工廠危險的尺度。它把危險影響因素,諸如物質性質、工藝過程及設備情況等參數相關,然后求出火災、爆炸指數。指數越大,其危險性越大。數字的來源,不是采用理論的方法計算出來的,而是綜合考慮物質的閃點、燃點、爆炸極限、安全性和使用條件等求得發生事故的危險性。
受美國道化學公司方法的影響,一些國家也提出類似的危險指數法,來評價化工廠的危險度。如美國ICI公司蒙德分部提出的蒙德方法,就是道化學公司方法的進一步擴充與完善;日本勞動省于1976年公布的“化工廠六階段安全評價法”也是在美國道化學公司方法基礎上的補充與發展。六階段評價法的內容為:①資料準備和整理;②定性評價;③定量評價;④擬定安全措施;⑤由事故的情報資料進行再評價;⑥用事件樹分析(ETA)、故障樹(FTA)再評價。在上述六階段中的第三階段即定量階段,采用的就是一種危險指數評價方法,它主要考慮物質、容量、溫度、壓力和操作等五個方面,依此求出危險指數,并按指數大小將危險分類劃級。
(3)風險概率評價法。
1974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提出風險概率評價法,該法應用系統工程分析方法,對已發生的事故與實驗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同時設想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故模型,用一套概率統計的方法(主要是判斷樹和故障的方法)來評價各種可能的事故概率與大小,使核電站的安全分析定量化和系統化。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國外開發的危險評價方法都各有側重,針對特定的評價對象,適合在一定的專業范圍內使用。但這些方法存在如下共同缺陷:①僅能在一定限制條件下,對某些行業的特定對象進行一定程度的危險分級,因而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尚不能滿足工業生產的普遍需要;②多數方法需要大量的基礎數據,而這些數據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難以獲得;③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同時需要借助電子計算機等手段方能進行。